定州秧歌

时间:2023-06-08 05:41:16编辑:奇事君
起源传说

关于大秧歌的起源,有两种近似的说法。其一,北宋时,著名文学家苏轼谪官知定州,见城北黑龙泉附近的苏泉、东板、西板等村农民在稻田里劳动很苦,便即兴为他们编了一些歌曲,教他们插秧时咏唱,故亦称“苏秧歌”。其二,远在宋朝以前,定县黑龙泉附近几村就流传着一种民间小曲,北宋年间,苏轼在定州任上,曾为其填词正曲,故称“秧歌”。自清朝以来,当地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逐步利用“秧歌”这一曲调以说唱的形式演唱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曲目。清代晚期,秧歌受其它地方剧种的影响,民间艺人开始把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编成唱本,利用秧歌曲调,并配上板鼓、锣、镲等打击乐,以初级的戏曲形式搬上农村戏台,逐渐形成了大秧歌。

发展过程

1935年8月,经营地毯木行的安国人郑信卿曾组织定县一带农村的一个“同乐秧歌戏剧社”进天津南市第一舞台演出。演员有秦志素、郑桂芳、赵凤岐、赵玉屏、张风楼等30余人,携带剧目《打经堂》(又名安安送米)、《蓝桥会》、《连环计》、《空棺计》、《劈灵棺》、《四大劝》、《双锁柜》、《送京娘》、《武家坡》、《庆阳城》、《南阳城》、《庆沙马》、《红灯记》、《描金柜》(张九成私访)、《金牛寺》、《闹龙山》、《借女吊孝》、《老少换妻》、《郭巨埋儿》、《王景川卖妻》、《借当》、《跑沙滩》、《杨福录投亲》、《杨二舍化缘》、《王定保借当》、《佘太君观星》、《黄氏女降香》、《刘玉兰赶会》、《反堂劈华山》(沉香救母)等近百出。据1929年编印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载:“从前秧歌比较文雅,自前清以来,秧歌的腔调、词句和表演日趋粗俗淫荡。官府曾禁止演唱,但始终无效。”直至解放后,在人民政府戏曲改革政策的指导下,经过不断地推陈出新,大秧歌这一富有乡土气息的戏曲剧种才真正健康地发展起来。

经典剧目

大秧歌演唱的剧目,多是当地民间生活故事题材。当地群众又称秧歌戏是“栓老婆桩子”(以多演婆婆妈妈的家庭戏为主)。内容虽多倾向于封建礼教、向往婚姻自由,抨击忘恩负义、损人利己,但却往往和封建性的糟粕及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夹杂在一起。后经戏曲改革工作,去芜存菁,不但整理保留了相当多的传统剧目,而且还移植了一批其它剧种的优秀剧目。传统戏有《双锁柜》、《老少换》、《王小赶脚》、《借鬓鬓》、《借女吊孝》、《王妈妈说媒》、《杨文讨饭》、《杨八姐游春》、《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以及《白水滩》、《打焦赞》、《蜈蚣岭》等一些武打戏,并上演了《血泪仇》、《夺印》等现代戏。

艺术特点

大秧歌的艺术特点多是一生一旦为主的生活小戏。念白生活化,以方言为主,有时根据戏的需要也用些韵白。演出时以唱见长,善于叙事。唱词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听来亲切感人。唱词的结构也很自由,不受七、十字句的限制,有的少到三、五字,有的多达二三十字,而且多用衬字,但都押韵脚;还有时为了强调某一情节或某种情绪用“叠句”的唱法反复,故又有“九番秧歌”之说。大秧歌的伴奏,解放前没有弦乐,只有打击乐,即板鼓、大锣、水镲、手锣。开始六锣,上句唱完两锣,下句唱完用六锣,故又称“大锣腔”。大锣腔没有固定的调高,演员根据自己嗓子的高低自由演唱。

1952年,第一次给秧歌配上弦乐。开始时试用一把京胡和一把二胡伴奏,1954年将京胡改为板胡,后来又先后加上了低音胡、秦琴、笛子、笙、三弦、大提。大秧歌的演员行当,也如其它大戏,有青衣、老生、老旦、小生、小丑等。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基本曲调由尾腔不同的上下两句构成。传统的板式有起腔、慢板、流水、垛板、快板,板上起唱。解放后又创造了寸板、散板,同时还吸收了(河西调) (丝弦)、(混芽儿)(丝弦)、(莲花落)等其它剧种的曲调以及(走四方)(民歌)等民间小调。

著名艺人

定州大秧歌早期的名艺人有李双贵(艺名大贵子,三花脸)、赵凤岐(艺名小贵子,青衣)、宋文川(花旦)、杨福庆(老生)等。解放前无专业演出团体,只有半农半艺的季节性班社。1952年成立了定县秧歌职业剧团。1957年定县戏校为秧歌剧种培养了20名男女学员,改变了过去妇女不进秧歌班的旧习惯。

上一篇:切削球

下一篇:湛江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