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辛集乡域辛集西街至冯杜庄以西属博陵乡,辛集东街至骆驼山以东为堂邑县域。1937年前曾为武训县辛集区,后归入堂邑县,1956年撤销堂邑县建置划归冠县为辛集区。1958年初改为辛集乡,同年秋改称辛集公社。1962年改社为区,1971年复称公社。1984年,在改称辛集乡的同时,析东部16村新设史庄乡。2001年3月,史庄乡重新并入辛集乡。2013年12月31日撤乡设镇,成立辛集镇。
行政区划辛集乡辖51个行政村:
序号名称1辛集村2前张官屯村3后张官屯村4白官屯村5边庄村政治信访工作
在08年信访工作中,辛集乡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民情、民意,不断完善信访接访工作机制,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该乡在健全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明确了信访接访员,配备了接访信息员,严格按照《信访条例》开展工作,将每月的初二、十二、二十二定为部门协防接访日,根据接访的实际需要,召集相关科室站所主要负责人谈心谈事了解实际情况,想点子谋思路解决现实问题。为提高群众满意率,他们还详细地为每一名来访者制定专门档案,定期进行回访,有效避免了困难问题的无故拖延解决及暂时解决后的再反弹。
党政工作在村级干部绩酬挂钩工作中,辛集乡本着“公平、公正、求真、务实”的原则,在实施方案出台时注重研讨,在实施细则制定时注重可行、在责任目标签订时注重科学,在组织考核时注重务实。
辛集乡
该乡为把绩酬挂钩这一符合农村工作实际的工作扎实做真做好,先后召开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座谈会3次,将事关绩酬挂钩成败大计的各项工作讨论深、讨论透。在定方案、定细则时,一方面虚心学习冠城镇、贾镇等地的现行经验,一方面又注重辛集实际,严格根据各村实际认认真真搞调研、科学合理定任务,实现了先进经验与本地实际的有机统一;在与村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时,包村干部真正靠上去,帮助村干部学习政策,吃透精神,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在组织考核工作中,乡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挂帅成立考核小组,并从各科室、站、所中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优良、为人正派的同志组成组员,深入每一个村庄、单位,严格按照考核标准,一项一项审核、评估、验收,将工作进展、成果大小一项一项体现在分数上,让村干部心服口服。经济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发展棉花、花生、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以培养专业户为重点,以扶持养殖场、养殖小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生产,提升了养殖规模和档次,成为全市的畜牧大乡和畜牧强乡。特别是狐、貂特种动物养殖,年出栏三万余只,成为鲁西规模最大的养殖基地。全乡畜牧收入人均1300余元,2002年和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畜牧明星乡镇”。
招商引资辛集乡
把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作为全乡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制订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累计引进外资2.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3亿元,明日冶金、余鑫轴承、辰辉建材等一批外地企业纷纷落户该乡。同时,民营经济实现集群式发展,涌现出了王刘八寨小米加工、边庄肉食品加工等一批专业村庄。社会城镇建设辛集乡
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不断迅速发展。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两年新建商住楼3.6万平方米,新修9米宽东西大街1000余米,并安装了路灯,进行了绿化,乡驻地面貌焕然一新;抓住机遇,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了全县一流的乡中学教学楼,又投资180余万元建设了乡中心小学教学楼、综合楼,投资60余万元新建了高标准幼儿园教学楼,彻底改变了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乡中心卫生院几年来新建了门诊楼、病房楼和疾病控制中心,购进了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全县最好的乡镇卫生院。06年2月份,建成了全乡第三处自来水供水厂,彻底解决了全乡群众吃水难的问题。铺设乡村柏油路75公里,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此外,全乡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乡村沟渠138公里,所有耕地都用上了黄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