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阁[贵州独山奎文阁]
由山门、阁楼、西厢房、一耳房组成两进院落,内设观世音、孔子、关羽、魁星牌位,是专供读书人祭祀魁星神的地方,另一个用途是“私塾学馆”,专门培育乡间学子,占地850多平方米,通高25米。楼阁建筑结构紧密,造型美观,雕刻精细,保留了清代建筑雕镂艺术特色,其古建筑是黔南的唯一。奎文阁
进入奎文阁不仅要了解古代的考棚、当地乡贤的故事,让学子真切体会到“游文阁,中 状元榜”的喜悦,还应徜徉到那山水田园风光或去品位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郭沫若、田汉、徐悲鸿等文人墨客曾经吟诗作画、观光旅游于此,是隐士、高僧百里挑一的隐居胜地。
奎文阁
奎文阁
奎文阁是全国有名楼阁之一,前身为文昌宫。据了解,2003年5月,独山县文物保 护单位在维修奎文阁时在配殿墙外出土“善缘但首”碑。该碑为修建文昌宫之记事功德碑,原应为奎文阁所在地。据“善缘但首”碑文上记载,当地绅士于嘉庆十年(1805)开始筹划,嘉庆二十一年(1816)建成,前后11年时间。碑文上说:“文昌宫位列三台,左布禅房,右安客舍,前庭门闾三间,后有花径一幅”。可见当时的建筑规模和现今的奎文阁面积大相径庭。史学家推测,文昌宫建筑毁于咸丰战乱时期(1855-1861)之后。同治十二年(1873)四月,在当地乡贤杨维藩(字价臣)倡导下,方在原处建奎文阁。可以断定,奎文阁之前身应为文昌宫。奎文阁[贵州独山奎文阁]
以奎文冠阁名,是依据古书记载的“魁星”,它是天上28宿之一,最初在汉代《孝经援神契》纬书中有“奎主文章”之说;东汉宋均注:“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划。”因而“奎星”逐渐演化成天上文官之首,为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所以奎文阁也称奎星阁、魁星阁、文昌阁等。奎文阁[贵州独山奎文阁]
奎文阁高25米,由山门、阁楼、两厢房、一耳房两进院组成,占地850多平方米。奎文阁结构紧密,造型美观,雕刻精细,保留了清代建筑雕镂艺术的特色。奎文阁
贵州奎文阁
奎文阁[贵州独山奎文阁]
阁楼坐西北向东南,主体部分为山门及阁楼。山门正中高悬“奎文阁”楷书匾额,门 后横框上悬“云霞辉映”模式行书匾额,可谓匠心独具。底层四翘角,阔三间,深二间,中央设佛龛,奉南海观世音塑像,两侧铜钟皮鼓。龛后是木扶梯,由此上至二、三层,以上两层摇身变为九面开窗,均为九翘角,这种款式的木结构楼在我国古建筑中并不多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二层名为“神文圣武殿”,内设孔子和关羽的神位,供人瞻仰和祈祷。三层名为“大魁殿”,塑魁星金身。魁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奎星”的俗称。奎文阁翼角鳌尾向天,风动欲飞上九天之势令人注目,其上悬挂的铜铃木鱼,一有风吹响动四方。窗棂格扇,精工雕镂,颇具特色,风风雨雨,完好如初。有趣的是,神州处处的庙宇、道观、书院,所建的阁楼都是重檐八角或六角,讲究对称和谐。而奎文阁却三檐九角,其正殿就是阁底。垂花门、龙门、墙垣以及相邻的配殿,无不为汉文化风格。伫立在阁顶,透过窗棂一团团绿云在四周飘浮,霞光又在绿云上镶一道金边,其变幻莫测的云霭,其实都是奎文阁后面那层层迭翠的山峦赐予。奎文阁座落在这青山绿水里,更显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亮丽。九角奎文显然是布依人为子弟们就读的书院,证明独山布依人并非中原大汉族主义者眼中的南蛮。晚清的莫与俦,莫友芝父子便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名扬四海的莫友芝这位“西南巨儒”光耀着贵州的文化。
奎文阁院四周有松柏、梧桐、紫荆、桂花等古树二十余侏,一待轻风弄树,飒飒作响如语如歌,八月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沁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