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院校
学位
1980-1984华中农学院学士1985-1991宾西法尼亚大学博士工作经历1991年-1995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后。
1995年-1996年担任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员。
1996年-2004年担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
2002年-2004年担任清华大学教授。
2004年-200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2008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2015年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8年5月14日中国科学家裴端卿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1]
社会活动现为中国国家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国际干细胞学会临床转化研究委员会委员、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小组成员、美国科学院再生医学研讨会成员、北美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终身会员。[1]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研究方向
1.蛋白质在正常与癌细胞里的运送机制。
2.EGFR的信号传导机制与肺癌。
3.干细胞的全能性调控机制。
4.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发表论文
Pei,?D.,?Weiss,?S.J.?1995.?Furin-dependent?Intracellular?Activation?of?the?Human?Stromelysin-3?Zymogen.?Nature.?375:?244-247.
Pei,?D.?1999.?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the?fifth?member?of?the?membrane-type?matrix?metalloproteinase?MT5-MMP.?J.?Biol.?Chem.?274:8925-8932.
Jiang,?A.,?Lehti,?K.,?Wang,?X.,?Weiss,?S.J.,?Keski-Oja,?J.,?and?Pei,?D.?2001.?Regulation?of?Membrane-Type?Matrix?Metalloproteinase?1?Activity?by?Dynamin-Mediated?Endocytosis.?Proc.?Natl.?Acad.?Sci.?98:?13693-8.
Pan.?G.,?Pei.?D.?2005.?The?Stem?Cell?Pluripotency?Factor?Nanog?Activates?Transcription?with?Two?Unusually?Potent?Subdomains?at?its?C-terminus.?J.?Biol.?Chem.?280:1401-1407.
Pei, D.?2005.?Matrix?Metalloproteases?Target?Protease-activated?Receptors?During?Tumor?Progression.CancerCell,?7:?207-8.
主要成果
裴端卿照片1
在国际上首次发现iPSC过程中EMT/MET偶联的现象,发表了中国第一篇iPSC论文;发现并阐明了维生素C大幅提高iPSC诱导效率的机理为;世界首次建立以人尿液中上皮细胞为起始细胞的iPSC诱导方法,建立了多种遗传疾病的iPSC库,将人尿源上皮细胞直接诱导成神经干细胞等;世界首次揭示了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标准化制备干细胞的方法,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和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和潘光锦带领团队,利用病人尿液细胞,成功获得神经干细胞。
人物评价裴端卿照片2
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Salk研究所教授Fred?Rusty?Gage:
(该研究)是干细胞领域中的一大重要突破,尤其是利用病人尿液细胞在体外获得具有增殖能力和体内外分化能力的神经干细胞,在干细胞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获得荣誉时间
奖项全称
2013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2016年4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