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982年6月获安徽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及1989年1月分别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台湾省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93年被聘为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现任合肥强磁场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大超导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学会理事;《低温物理学报》常务副主编,《功能材料》学报编委,《科学通报》特约编辑,《中国物理快报》特约评委,国际材料物理中心学术委员等。主要贡献在氧化物钙钛矿材料(高温超导及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电磁特性与微结构以及低维材料探索与性能等研究中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在国际有影响的刊物(如Nature Materials, Phys. Rev. Lett.,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等)发表(SCI)论文200篇,他引3500余次。此外有专著 "先进陶瓷物理与化学原理及技术"(科学出版社,2001,与他人合著),Studies of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Nova Science Publishers,2005,与他人合著),Handbook of Nanoceramics and Their Based Nanodevices(American Scientific Publishers,2006,与他人合著),已获授权专利6项。
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的合成、微结构与性能研究(主持),973超导科学技术子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及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团队和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主持)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2005.1.1-2010.12.31):新型类钙钛矿氧化物功能材料的合成,微结构与性能表征(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9.1-2012.12):磁介电材料的关键基础问题及其结构性能调控(项目负责人)。
国家科技部973计划(2005.11.1-2010.10.30):超导材料科学及应用中的基础问题研究子课题——实用超导体的临界电流问题和磁通动力学研究(项目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2007起):关联电子材料及其量子规律探索与调控(项目负责人)。
国家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2006.11起):分子尺度的量子行为和调控子课题——关联电子体系量子规律探索与调控(参加)。
国家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2009.1起):极端条件下多铁型材料的物性研究(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0.1-2012.12):ZnO基稀磁半导体薄膜及其ZnO/GaN异质结自旋LED研究(负责)。
获得荣誉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高温超导体微结构和超导电性基础研究,本人排名第二)。
199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
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非晶态合金在金属玻璃转变温度附近的物性及微结构研究,本人排名第二)。
2001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高温超导材料及相关体系的微结构与电磁特性研究,获奖人:本人排名第一)。
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
2005年获安徽省青年科技奖等。[2]
2008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2011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热电材料及其相关纳米结构体系的合成及物性研究,获奖人:本人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