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的图勒凯尔姆省(约旦河西岸地区)
外约旦严格意义上说是指地名,但无论从政治还是地理上说,都是专指约旦河东岸,尽管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今天巴勒斯坦图勒凯尔姆省),但是约旦河西岸和外约旦合并是在1950年4月24日,此前外约旦只是军事占领约旦河西岸,但并未对外声称对西岸土地拥有主权,因此在法律的意义上“外约旦”不包括约旦河西岸[1]。历史沿革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为打败德国,瓦解奥斯曼帝国,称霸中东,以承认和支持奥斯曼帝国境内阿拉伯人在战后建立一个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独立国家为条件,取得了阿拉伯人的支持。但英国又背着阿拉伯人同法国签定了处理战后奥斯曼领土的《塞克斯——皮科尔协定》。协定除划分两国的势力范围之外,规定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尔后,在1917年11月,英国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福尔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
1917年11月6日,英国军队入侵巴勒斯坦,1918年9月占领全境。1920年国际联盟给予英国以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1921年,英国政府以执行《贝尔福宣言》为由,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西部仍为巴勒斯坦,由英国委任总督直接统治。
英国承认阿卜杜拉为外约旦的统治者,阿卜杜拉则承认英国的委任统治权。1923年外约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一个半独立的埃米尔国。外约旦的阿拉伯军团由英国人指挥,王室的费用由英国政府资助,外交事务由英国总督掌管。1928年英国迫使外约旦接受为期20年的“英约协定”,使英国对外约旦的统治合法化。英国完全控制了外约旦的政治和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约旦人民反对英国委任统治的斗争迅速发展。1946年3月22日,外约旦同英国签订伦敦条约,废除了英国的委任统治,英国承认外约旦的独立,但保留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特权。同年5月25日,阿卜杜拉登基为王(1946~1951在位),改国名为约旦哈希姆王国。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有记载表明,阿盟支持阿拉伯巴勒斯坦的存在,这一步骤立即得到了英国的赞同。伦敦的外交发言人说,英国外交部赞成合并。这意味着英国和约旦的军事联盟将延及约旦河两岸。这使以色列感到不安,因为以色列不想让它的东部边界有英国哨兵。5月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正式开始。
1950年4月24日,外约旦与约旦河西岸地区合并,改名为约旦。安曼的这一政治步骤使约旦走上同以色列及阿盟各国家直接冲突的道路。
第一次中东战争最终以以色列的胜利而告终。这场战争的失败不仅使周围阿拉伯国家备感耻辱,还给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混乱。约旦国内的大批巴勒斯坦难民,其它阿拉伯国家对约旦的资助以及从约旦去其他国家工作的公民都给约旦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混乱,从而使得整个国家的经济非常不稳定和复杂。1951年7月20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父子在耶路撒冷被巴勒斯坦难民刺杀。阿卜杜拉国王18岁的孙子侯赛因由于子弹击中了祖父亲手别在他胸口上的一枚勋章而幸免于难,于1953年继位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