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这首《秋莲》摆脱旧制,不是正面歌颂莲花之洁美形质,而是以深沉抑郁的笔调伤惋秋后莲花之凋萎衰残。诗旨所在,是对美好事物横遭厄运的悼惜,也是自己坎坷身世、苦闷心绪的写照,别具一番情味,别呈一种意趣。
首联开笔于“瘦影”二字,写出了“秋莲”枯衰的躯形,虽然仍是“亭亭”竖起,却瘦弱乏力,难以自持。“影”固如此,“香”更微淡,杳杳飘散之时,不知欲与谁相通消息。“不自容”,已见立身极其不易,随时均有倒下的可能;“欲谁通”,又显寂寞无朋,四周寻不到足以互慰的同伴,自怜,自叹,孤立,怅惘,种种辛酸情绪在两句中流露无遗。
颔联进一步针对秋莲’的遭遇与严酷的环境作了具体描述。当日盛开的花朵凋谢了,碧绿的叶子枯萎了,正是不堪忍受的“翠减红销”之际。尤有甚者,眼前的环境,江水清凉,月色冷漠,更增添了寒惨凄苦的气息。如果说前两句写了“秋莲”萎顿落寞的状态,那么,这两句则点明造成此种状态的原因是大自然消长生杀的基本规律所致,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
颈联笔意转深,谓“秋莲”虽已落尽铅华,却欲留得青青莲房,以保持美好的“晚节”;不料白露寒霜中吹来了凛冽秋风,连这一颗微小的秋实也将被横扫净尽。显然无论往日的花开得何等鲜艳,无论它的本质何等洁美,在严酷的季节,面临无情的风霜,“秋莲”被摧残而衰亡的命运是不可逃脱的。
至此,这三联六句,字面上是句句写“秋莲”,但实际上却是处处写诗人自己。这首诗是以象征的手法,借咏“秋莲”来寄托感慨,诗中所写“秋莲”的一切情状都暗示着诗人自身的遭遇。
尾联两句,便明确点出世道、人生的盛衰变化,在自己眼中依然历历分明,还是聊且逍遥自乐,不要令小船上的酒杯空着。于愁闷之时想到了酒,希望在“醉乡”中逃避现实、自我完善,这是古代历遭磨难的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常常采用的一种“解脱”手段;就诗歌作品中的此类内容而论,所造成的感情韵味,则宛如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这首律诗以四分之三的笔墨吟咏秋莲,笔触细腻入微,既写了此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形态、香气、色泽、花实,又写了江、月、风、露等与之同时并存的自然景物。其中以“瘦影亭亭”对“淡香杳杳”,“翠减红销”对“江清月冷”,“青房全晚节”对“白露已秋风”,均见工巧贴切,独开新意。且“翠减红销”和“江清月冷”为句中对。至于末两句的抒情,可谓真挚沉痛,寓旨幽深,为读者留下了品味回思的余地。[6]
创作背景刘因是南宋入元的遗民,具有浓重的遗民思想。他在蒙古贵族的野蛮统治下深深眷恋汉人统治的宋朝,怀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宋亡后他也一度被迫仕元,任赞善大夫之职,虽然不久借口母病辞归,但始终悔恨自己的失节。这首诗就是借咏秋莲以寄托无可奈何的处境和难全晚节的悔恨之作。[5]
名家点评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叶君远、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邓安生《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元明清诗卷》: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有一篇散文《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寄托高洁的志趣。这首咏物诗,以秋莲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感情真挚沉痛,理趣隽永,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学对刘因的深刻影响。[1][7][2]
作者简介刘因(1249-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省容城县)人。元朝大儒,理学家、诗人。少有大志,熟习儒家经典。师从北方名儒砚弥坚,以朱熹为宗,不严守朱熹门户。主张“专务其静,不与物接,物我两忘”。至元十九年(1282),应太子真金征召,入朝为官,起家承德郎、右赞善大夫。因为母亲生病,辞官回乡。至元三十年(1293 年),去世,获赠资善大夫、翰林学士、容城郡公,病逝,谥号文靖。
参考资料[1] 秋莲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秋莲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3] 武安国 聂振弢 . 元诗选注 . 郑州 :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 99 .[4] 于非主编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下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05 . 66 .[5] 于非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册)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