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敏,国际关系及欧盟研究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国际政治系兼外交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盟让·莫内(Jean Monnet)讲席教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英国杜伦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瑞典隆德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学府担任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在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兼任Asia Europe Journal、Hague Journal of Diplomacy、Pacific Review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编委及顾问。是中国欧洲研究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其所担任院长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学科排名中,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25位,2014年第19位(中国第一),是国际知名、亚洲顶尖的政治及国际关系研究和教学机构,拥有大批知名教授,同乔治敦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等海外院校有长期合作关系,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
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人物经历r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5年9月至1998年12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3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助教
1993年至1998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讲师。
(1996年至1997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燕京访问学者)。
1998年至2003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2004年至今,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2009年至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让·莫内讲席教授。
1998年至2000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
2000年至2003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
2004年至2008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系主任。
2007年至2009年,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2004年至今,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9,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让?莫内讲座教授。[4]
2010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2011年,Asia Europe journal国际顾问。
2012年至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2017年4月1日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参加由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的新书《金融笔记》发布会并作演讲。
2018年起,任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任免信息2018年4月18日,中共教育部党组经与中共上海市委商得一致,研究决定:陈志敏同志任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1]
2018年4月18日,教育部研究决定:任命陈志敏为复旦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2][3]
主要贡献《中国、美国与欧洲:新三边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一著者。
《当代外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著者。
China's Reform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 London: Routledge, April.2007), Co-Editor, with David Zweig。
《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全球化》,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一主编。
《外交谈判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译者。
《欧盟对外政策一体化》,时事出版社, 2003年,第一著者。
《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中国长征出版社,2001年,第一著者。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二著者。
《大国战略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0月,合著。
获奖记录论文“新多极伙伴世界中的中欧关系”获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类一等奖。
著作《中国、美国与欧洲:新三边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获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
2006年被法国政府授予棕榈教育骑士勋章。
著作《欧盟对外政策一体化》获200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
个人专著《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获200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
合著《大国战略研究》获200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