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1996年5月,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系,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0年9月-2002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5年3月-2007年3月,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金融学博士后;
2006年9月-2007年9月,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曾在大连海事大学国际商务学院任教。
2002年7月开始先后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0年5月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任副院长。
2016年7月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2022年7月起任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试用期一年)。[4]
研究方向货币金融、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与民间金融等。[1]
主要贡献科研项目主持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规模与风险研究》(编号:10JA2256),2010-2013;
主持人: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基于非正式汇兑体系进入中国的热钱规模及其影响研究——测估理论、方法与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规划》, 2010-2012;
主持人: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课题重点项目:《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编号:JP003)2010-2011;
主持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基金项目《金融统计教学与金融稳定评估系统FSAP研究》(编号:NECT-05-0163)2006-2008;
主持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未观测金融对经济运行扰动的统计监测研究》(编号: 05BTJ004)2005-2007;
主持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于“未观测金融”分析框架的中国货币均衡问题研究》(编号:05JA790086)2005-2008;
主持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未观测货币与货币均衡研究》(编号:2005370447)(2006-2007);
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地下金融规模与宏观经济影响的测度方法研究》(编号:70303015)(2003-2004)。
书籍著作《改革开放30年后在中国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副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金融统计与分析-实验教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Informal Finance in China:American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未观测金融与经济运行》,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中国地下金融调查》,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中国地下金融规模与宏观经济影响研究》 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
《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李建军,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获奖记录学术著作:
论文:地下金融规模及其宏观经济影响分析,获得2007年中国金融学会全国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文:非正规经济金融部门资金净流量规模测算,获得2006年中国统计学会金融统计专业委员会全国优秀金融统计论文一等奖;
报告:《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获得2005年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中央财经大学优秀专著一等奖;
2005,中央财经大学涌金奖励基金—青年教师优秀学术奖;
2004,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三完成人);
2004,中央财经大学大都会教学奖励基金 — 优秀教学奖;
2000,大连市优秀社科专著出版奖励基金;
1999,辽宁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
1998,大连海事大学优秀教学二等奖;
1999,大连市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专著)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荣誉称号:
2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6,中央财经大学优秀教师;
2005,中央财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1998,大连海事大学“泛洋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励基金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