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前身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开办于1954年11月。先后在上海市及绍兴、苏州三地招收了60名演员班学员(其中男生40名,女生20名),学制为5年。吕云甫任班主任,表演教师有项彩莲、魏凤娟、小白玉梅、竹芳森、张福奎、周剑鹤等。1956年,又招收了13名音乐班的学员,学制为3年,音乐教师有周宝财、胡章灿、刘阿海、孙国良等。学员们除学习各项专业基础课外,还学习政治、文化等课程。演员班尚有京剧教师教授毯子功、武功,沈传芷、朱传茗、薛传钢、周传沧等昆剧老师教授生、旦、净、丑各行当的基本身段。1958年,越剧班师生(包括演员班和音乐班)到上海越剧院实习,成立学馆,由钟泯任馆主任。1959年夏学员毕业,除少数男演员分配到浙江外,大部分留在上海越剧院。同年6月1日,组建成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成为上海地区实验越剧男女合演的主力。主要演员有史济华、刘觉、张国华、沈嘉麟、徐瑞发、姜佩东、张丽琳、金美芳、曹银娣等。
1980年秋冬,上海越剧院及静安、卢湾、虹口3个区属越剧团,共招收了40名左右的学员,于1981年送上海市戏曲学校集中办班,作短期速成培训。该班负责人为项彩莲和徐岗。专业教师有姜佩东、谢秀娟、卢成惠、张娟莉、袁永祥等。1982年,学员结业后返回各自院、团,其中学业优秀者都成了各院、团的新秀,有的挑起了剧团的大梁。如上海越剧院的华怡青、钱丽亚,静安越剧团的金静、董蓓芬,卢湾越剧团的张俐、吴国兰,虹口越剧团的肖雅、韩婷婷、王晓莹等。
1984年春,上海越剧院为解决女子越剧接班人,经上海市委批准,由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越剧班。计划在本市招生50名年龄14至16足岁的学生,实际录取仅10余名,即于11月开学上课,学制为3年。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全部由上海越剧院派出,政治、文化和武功课的师资及教学由戏校负责。陈承秉担任班主任。专业教师有小白玉梅、吴小楼、金艳芳、张云霞、薛桂珍、谢秀娟、卢成惠、张娟莉、凌仲祺、袁东、金顺根等。1985年4月,经市领导批准,在本市和浙江、江苏两地招收演员学员25名(实际录取12名)和音乐班学员20名(实际录取16名),年龄与前同,学习期限演员班4年,音乐班3年。1987年8月,演员班(大班)3年制学员毕业,组建成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主要演员有章瑞虹、方亚芬、裴燕、金红、杨才英、郁利群等。1985年入学的音乐班和演员班(小班),相继于1988年和1989年毕业,并入青年剧团,主要演员有章海灵、张永梅等。
1994年春,上海越剧院委托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越剧演员班。在上海、浙江两地招收了29名初中毕业的学员(其中男生10名),年龄均为14岁至16足岁,学制4年,于9月1日开学。陈承秉任越剧科科长,专业教师有沈于兰、张月芳、薛桂珍、卢成惠、杨同时、张森兴、王元培等。1995年夏,又在上海、浙江两地招收了37名学员,其中演员班女生24名,音乐班13名,学生来源系小学高年级及初中低年级学生,9月1日入学,学制为6年。[1]
交流活动上海戏曲学校越剧专业的学生近日应邀启程赴香港、澳门举办“国粹校园行”活动,11天时间里在香港中文大学、澳门演艺学校等院校举办8场越剧示范表演及艺术讲座,由越剧名角史济华和汪秀月担任主讲。
据介绍,戏校越剧专业学生示范表演经典折子戏《阳告》《哭灵》《追鱼》《盗仙草》等。此次活动是上海文化联谊会继京剧、昆曲之后第三次组织上海戏校师生赴香港、澳门进行戏曲艺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