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3日生于四川省南充市,籍贯安徽寿县,中共党员,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分会理事 长,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雷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76年1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获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5月,获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6月,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10月,获天气预报与服务专业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资格。
大学毕业后分配至青海省气象学校任教,1986年8月在安徽省气象台,历任高级工程师、副总工、正研级高级工程师;2002年7月先后任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副处长(主持工作)、副司长;2006年7月,任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
主要成就曾长期从事天气预报与气象服务工作,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技术支持、应用开发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部分成果已在现代气象业务中得到应用。他主持完成的“中国第一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运行环境技术研究”工作,获省部级二等奖; 2004年他负责主持起草了《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近期规划2005年—2010年》,该规划作为中国气象局第一个代表全行业的天气雷达规划已经得到了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正式批准。
主持完成的“淮河黄河流域暴雨洪水监测预报 系统试验”项目,获中国气象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二等奖;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家一级核心期刊上;编撰了《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及管理》、《安徽省新一代气象业务系统》等专著。承担主持有国家“863”重点项目“机载气象雷达云雨探测系统”项目研究和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软件工程项目开发工作, 并担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在研项目近年来主要从事多普勒天气雷达应用研究开发工作
发表论文近几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共7篇。出版专著(译著等)3部。
代表性论文及专著1.淮河流域一次冰雹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发表在《气象学报》(英文版)2002年第16卷第三期,该论文参加了2001年11月在昆明举行的第三届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及水分循环的GAME/HUBEX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在大会上报告
2.多普勒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应用气象学报》2004年第15卷第1期;
3.降水的雷达反射率因子与大气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研究,《大气科学》录用定稿待刊;
4.《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环境及运行管理》;气象出版社在2002年6月出版。
5.江淮气旋发生发展中尺度系统特征数值模拟研究;发表在《气象科学》2002年第22卷第1期,该论文参加了1999年11月在西安举行的第二届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及水分循环的GAME/HUBEX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在大会上报告。该论文获1998年度华东区优秀预报技术论文奖。
6.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尺度系统的演变及结构特征分析与研究;发表在《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年第6卷第2期该论文参加了2000年9月在日本国北海道大学举行的国际GAME/HUBEX研讨会,论文在大会上报告
7,MM4数值模式在曙光1000并行机上的并行化;发表在《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001年第22卷第2期上,该论文参加了1998年在新加坡举行的高性能计算国际学术会议,在并大会上报告。
8.中国第一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发表在《江苏气象》2001专集,获首届苏皖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