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戏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北湖正街原武汉艺术学校内,是2007年武汉京剧院创办
的戏院,天一戏院采用现代科技与古老韵味相结合的运作模式,舞台、音响、灯光等很现代,
武汉京剧院演出
观众席却沿袭旧茶园,摆起了靠椅和八仙桌,可以让观众边饮茶边看戏,使人联想老汉口的茶园戏院盛景。武汉京剧院成立于1950年,曾涌现出周信芳、高百岁、高盛麟等众多京剧艺术家,艺术大师梅兰芳曾将该院与北京、上海京剧院并称为我国“三鼎甲”京剧院团。目前,武汉京剧院拥有一个可容纳300余人的多功能小剧场——天一戏院、8个排练厅、两个练乐房和10余间办公室。
2007年年末,新天一戏院落成揭幕,这是武汉市振兴文化产业、扶持国剧的一个举措,也为江城人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品茶听戏的场所。
历史老汉口也有“天一戏院”,这便是清末天一茶园,它于1901年开业,地点在花楼街笃安里。据武汉市《文化志》记载,早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后湖一带茶肆就兴起,艺人在其间演唱、卖艺,但是,缺少专门演戏的舞台。19世纪末娱乐渐兴,汉口有剧场雏形出现,起初被称为茶园,规模不大,设备简陋,却颇受民众欢迎,一时百戏杂陈,终岁声振乐鸣……
民间戏班进茶园演出,是向剧场过渡的序曲。丹桂茶园,是武汉市第一家茶园,1899年,建于大智门外如寿里。园内演唱京剧,开剧场演出之先河。天一茶园身居闹市区,是汉口的第二家茶园,各地戏班常年来演出,受到不少商贾捧场。于是名角荟萃,好戏连台,占尽天时地利,一时盛况空前。当年,全国京剧演出集中地,京沪汉俗称为“三鼎甲”,来汉口演出可以走红。连许多京沪戏班演员,都慕名纷至沓来,如盖叫天(原名张英杰),1901年随班来汉口,就在天一茶园演出过,开始是无名气的小角,后以《定军山》一剧受捧,回沪后冠艺名盖叫天。
天一茶园举行过京、汉剧合演。京剧有由沪来汉的赵如泉、王洪寿、汪笑侬(三麻子)等。汉剧有余洪元、李彩云等。汪笑侬将自己创编的《哭祖庙》剧本赠给余洪元,余则以汉剧剧本《刀劈三关》还赠,开创京、汉剧交流的佳话。原来,汉剧也叫“汉调”,俗称“二黄”,与京剧血脉相通。京剧是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后的产物。在融汇衍变的过程中,汉调还占有主要位置,它的声腔、板式、字韵等,成为京剧的主要“内涵”。如今,武汉京、汉剧再次聚首,将剧场取名“天一戏院”,就是对此历史的追忆。
1919年,汉口新市场(后称民众乐园)建成以后,年获巨利,惹人注目,于是群起效法。各种戏院相继而建立,演艺日渐鼎盛,据1934年《汉口市政概况》统计,共有37家之多,专业演员走进了剧场,茶园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应当指出,汉口还有座天一戏院,1934年,建于天声街如寿里侧,若论名气,显然就没有前者大了。
古时的戏院,还有人名,以及藏书楼等,为何名字起“天一”呢?原来,取之《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中国传统的“五行”认为,人的四柱八字为天生,许多人的五行难俱全,要通过取名进行弥补。如鲁迅散文中的“闰土”,就因这个人五行缺土。有的人因五行缺了水,便取名叫“天水”或“天一”。古时的剧院、藏书楼等,灾祸原因多数为火毁。我去过宁波的天一阁,这座藏书楼坐北朝南,楼上一统间,表示“天一”,楼下六开间,表示“地六”。“天一生水,以水克火”。企图经取名避火消灾,也是信奉五行的传统,象征永保平安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