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柱菊植株
一年生矮小草本。茎极短,平卧。叶互生,有柄,长5-10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全缘或3裂,被长柔毛或近于无毛。
头状花序近球形,无梗,生于茎基部,直径6-12毫米;总苞片2层,矩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干膜质;边缘的雌花多数,无花冠;中央的两性花少数,花冠管状,黄色,长约1.2毫米,顶端3裂齿,基部渐狭,常不结实。
瘦果倒披针形,扁平,有厚翅,长约2毫米,顶端圆形,有长柔毛,花柱宿存,下部翅上有横皱纹。花果期全年。
生长环境生于荒地、田间及路边,或为菜地、花圃和花坛中的杂草。
裸柱菊在湿地、湖缘地带和湖滩等水分较为充沛的生境生长良好,表现为湿生性。裸柱菊喜沙质土壤,在菜地形成优势种群,放牧等人类活动促进其扩散,种子借助水流、雨水和风力带至下游而迅速扩散。
气温对裸柱菊的生长影响较大,在低温条件下,裸柱菊生长相对缓慢。研究浙江省丽水市的裸柱菊全年有2个出苗高峰,一个在5月,另一个在12月,在较低温度,裸柱菊仍能出苗,但裸柱菊在8-9月的出苗量几乎为零,说明高温干旱条件不利于其萌发。
分布范围原产大洋州、美洲、南美洲。中国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繁殖方法裸柱菊无明显主根,母株有多数细根。根状茎密生多数细长须根,由根状茎长出匍匐枝,繁衍成的新植株,均形成多数细白根。裸柱菊的根状茎粗短,茎匍匐枝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株,匍匐枝不断向外扩散新植株,可形成巨大植株体。
裸柱菊通过地下部分还可进行无性繁殖,即通过匍匐茎的延伸而分枝出新的植株,从而形成庞大的“莲兜状”的植株体。通过这种方式,裸柱菊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不断占领新的空间。因此,裸柱菊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和匍匐茎繁殖。
为害特点常见的田间杂草,危害麦类、蔬菜和油菜,大量生长时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影响产量。
裸柱菊的繁殖策略兼营有性和无性繁殖,几乎全年可开花结果,且花果器官藏匿或隐蔽于茎叶中,植株耐践踏,耐污染环境,分布于人为干扰的生境中,传播扩散途径多样,说明该种具有强“杂草性”。虽然借助风力传播连萼瘦果,是菊科入侵种最普遍的自然扩散方式。但由于裸柱菊花果贴地生长,不像菊科的其他入侵植物,它们的果实具冠毛,随风飘散或自然入侵,也不像菊科另外的一些入侵植物的种子具有倒钩刺,易黏着人畜、货物和交通工具等而扩散传播。因此,裸柱菊更倾向于借助成熟种子或繁殖匍匐茎随土、水流、带土草坪、绿化植物和引种植物材料等途径近距离或远距离传播、扩散。
裸柱菊在中国发现(1912年香港)已近1个世纪,但依然局限在沿海及内陆的10多个省份,危害夏收作物田、蔬菜地、草坪和绿化带等栽培区块,被定性为“区域性”的恶性杂草。
控制方法人工铲除和除草剂均可用于控制。
物理控制裸柱菊
通过物理控制措施,可消减基数,是长效治理入侵物种的重要技术措施。在裸柱菊入侵数量不多,危害面积较少的地区,可在其开花结果前将其人工拔除。由于裸柱菊可通过匍匐茎的延伸进行无性繁殖,所以在拔除裸柱菊植株的同时,一定要将其根状茎挖出销毁。对正处在结实期的裸柱菊,应该先剪去其果实,并用袋子包好,避免裸柱菊大量落粒,进而随水流或借助风力传播,压低繁殖基数,再割去匍匐繁殖茎,用铁锹或铲子挖出根,将清理的植株进行晒干,与种子一起集中处理销毁。由于裸柱菊的结实量大,种子多,而且可进行无性繁殖,繁殖力强,容易再次生长蔓延,所以,需要长期防除。针对裸柱菊在较低温度下仍能出苗的特性,在冬季也应当加强对裸柱菊的防治。化学防治当裸柱菊危害面积较大时,利用化学除草剂仍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常用的除草剂有72%的2,4-D丁脂,每公顷用600-750毫升,兑水450-600升喷雾,如用72%的2,4-D丁脂和溴苯腈混合使用效果更好。二甲四氯和草坪宁对裸柱菊的防治效果也较好。对结实期的裸柱菊植株,应采取农业防除与化学防除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先人工除去果实再进行化学防治,两者相结合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