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矩

时间:2023-06-05 06:57:40编辑:奇事君
画作内容

《文苑图》

此画中间精心描绘一株古松,松树以几乎两个90度的直角曲盘向上而生,不见其顶端,一些枝桠旁逸斜出,分向两边,松针劲秀如发。松下画五人,四文人与一侍童,最右边一人倚在像是页岩的石台上,他头戴幞头,身着白袍,以右手掌托腮,手指夹笔,左手轻捧半展纸绢,仰头上视。像是正在专心觅句构想,展现出冥想之中偶有所悟的神情。对面有一披发童子在石台边,弯身细致地研墨。

画面中部另一构思者(有说是诗人李白),伏在中间老松树上,看他双手插入宽大袖管,亦是头戴展翅幞头,身穿圆领白袍,面目清秀,黑须飘然,作苦苦冥思、双目凝视之状,那神情完全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好像彻底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眼珠也不转动了似的。

松树左边较矮的石台上支起一块大磐石,石上并坐两文士,共展一卷文章在阅读,其中居右边、书卷放其腿上者,不知画外有什么东西吸引住了他的目光,忽然侧首,回顾仰视,好像望见了什么。与他并坐的另一位文士,也戴圆翅幞头,着灰色长袍,系朱红围带,双手执书卷一端,似乎在谈论着手卷内容。在他二人身后石面上搁置一笼屉,应是装文房四宝用具。

创作背景

所谓“文苑”,即是文人雅客荟萃的地方,相传图中所画是盛唐诗人王昌龄与“诗仙”李白、高适等人在江宁琉璃堂宴集的境况,画家作此图意在表现四位文人在构思创作诗文时的情景。

这件作品以前多被认为是唐代韩滉作,那是因为画中左上角有宋徽宗赵估题“韩滉文苑图”及“天下一人”押字等。但据徐邦达等人的考证,此图乃残存的五代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的后半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现藏一卷《琉璃堂人物图》,后半段与此《文苑图》完全一致,所以作者定为周文矩。

艺术鉴赏形象

《文苑图》局部

此图是一幅人物图,是对文人相聚时的生动写照,画中五个人无论是从形象举止,还是面态神情上都描绘的生动、贴切,神采奕奕,而又各如其分。

此画中人物衣冠楚楚,情态传神,面部秀润而有生气,笔法简细流利,以铁线曲蚓法勾衣着,右面两人衣饰仅勾线而无染,另两人则略加烘染、敷彩。幞头用线流畅,略作颤笔,如流水行云,功力深厚。须髯鬓发勾画细微,而用淡墨渲染,表现得潇洒,而松树与石桌凳等则勾、皴精细,墨色渲染,略施淡彩。这种格调显得精致而雅秀,用以表现当时文人的生活情景非常适合。

构图

另外,作者在背景的安排方面也恰到好处,如松树、石座、石案等,皆穿插巧妙。松树曲折下垂,苍茂挂蔓,婀娜多姿;造型各异的石案、石座显得玲珑剔透,都成为整个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幽静典雅,适合文人创作诗文的优美环境。

名家点评

中国当代画家冯骥才《画史上的名作 中国卷》:画面虽只有四五个人,却叫人联想到文人那一片无限开阔、自由驰骋的精神天地。

历史传承

《文苑图》为一件流传有绪的绘画名迹,从图上所留收藏印和题记可知其大致流传经过,该画历经南唐集贤院、北宋宋徽宗、南宋宋高宗、元代画家王蒙、明代收藏家顾正谊、郭衢阶收藏。此件作品清时入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中,乾隆时将手卷改装为册。最终入藏故宫博物院,保存到现在。

后世影响

衍生作品

北京高级工艺美术师时金兰根据《文苑图》,创作了象牙雕刻作品《文苑图》,该牙雕作品在人物安排、场景组合,甚至是文人雅士赋诗作画的神态,都与原画作相近。

重要展览

1983年12月10日—15日,中国木版水印画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展出。会上展出了中国古代和现代45位名画家的67幅木版水印画,《文苑图》是其中之一。

作者简介

周文矩,句容(今属江苏省)人。为人美风姿,擅丹青,颇具精思。南唐年间中,已在宫中作画,以作《南庄图》闻名。后主李煌朝任翰林待诏,工画人物,尤擅仕女,多画宫廷贵族生活。画风继承唐代周唠而更趋纤细,多用颤动的“战笔”画衣纹,这种用笔和线条,受李后主书法的影响。传世作品,有《琉璃堂人物图》、《重屏会棋图》、《宫中图》、《琉璃堂雅集图》等。

上一篇:何丹娘

下一篇:潘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