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王

时间:2023-06-04 17:23:57编辑:奇事君
王氏传承

临川王氏

宋代王氏望族虽多,但最有名的还是要推改革家王安石的家族――江西抚州临川王氏。

王用之娶妻谢氏,封永安县君,生五子,其中,长子王益和五子王孟最像父亲,王孟官楚州司理参军,其子沆,官荆南府建宁县令。王益(公元993-1038年),字损之,改字舜良,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历任建安主簿、临江军判,知新淦、新繁县,天圣时以殿中丞知韶州,终官尚书都官员外郎,卒赠工部郎中,后以子贵追封楚国公,赠太师中书令。王益的中进士和做官,标志着临川王氏已经崛起。

临川王氏传到王益的儿子辈时,家族臻于极盛。王益娶妻徐氏、吴氏,生了七个杰出的儿子: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其中王安仁(1015-1051年),字常甫,有文才学问,尝以五经教授弟子于淮间,其门下成器者甚众,后以进士下科补宜州司户,终官于监江宁盐院,皇右在卒时仅三十七岁,蓍有文集十五卷。王安石(1028-1074年),字平甫,熙宁初以材引召试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据说王安国人极聪颖,未尝从人受学,但却以文才为一时名人贤士所称誉。后历任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蓍作郎、大亘寺丞,屡以新法力谏,后为吕惠卿所诬陷,卒年四十七,人有文集六十卷。其妻曾氏,子二人:旆、施。王安礼(1034-1095年),字和甫,嘉右六年(1061年)进士,历任蓍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知润州、湖州,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后升知制诰,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拜中大夫、尚书右丞转左丞,终知太原府。王安礼为人刚直宽谅,多次以直谏闻名。当年苏轼下狱,情势危急,地无人敢救,独王安礼从容上谏宋神宗,使苏轼得以减轻处罚。后因得罪权贵而见黜不得重用。绍圣二年去世,年六十二岁,赠右银青光禄大,传见《宋史》卷六十八。

杰出代表

临川王氏王安石

在王益七子中,最优秀的当然是推王安石。据《宋史王安石传》记载,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小字獾郎,封荆国公,谥文。王安石才华横溢,既是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一代名相、大政治家,甚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正是王安石的卓越成就,使临川王氏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家望族。王安石的改革虽以悲剧告终,但他的著作《周官新义》、《临川集》、《唐百家诗选》等至今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王安石之后,临川王氏也随变法失败而日益衰落。王安石娶妻吴氏,封越国夫人,生二子:长子、次子旁。王(1044-1076年),字元泽,为人聪敏过人,有才学,未及冠已蓍书数万言。治平四年进士及第,累官至天章阁侍制。王安石变法,王实导之。但其人悍阴刻,无所顾忌,为政尚严酷,年三十三岁去世,特赠左谏议大夫,传见《宋史》。王安石次子王旁,初以父荫官江宁府粮料院色勾当,累官奉议郎秘书省正字。

顾栋高《王文荆公年谱》说王安石无后,是不正确的。长子无嗣,次子王滂则有一子王桐,官承事郎龙图阁直学士,累赠特进。王桐之子王珏(1112-1164年),字德全初因王安石追封舒王,恩授承事郎,绍兴二年起家盐官县丞,历两浙湖南提举常平茶盐。兴利除弊,迁湖北转运判官,有政声。终官太府少卿,卒于苏州宝华山,葬于湖州乌程县。其妻郑氏,生子王宜之,是为王安石玄孙,其后不详。看来王安石的这一支后裔,当宋室南渡时,也已从临川东迁至江浙的苏州的一带。[1]

上一篇:奇蹄目

下一篇:北京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