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谢安。东山再起出自《晋书·谢安传》。
原文: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白话文:(谢安)隐居在会稽东山,到了四十岁的时候重新做官历任司马,又升迁到了中书、司徒等重要职位,晋国因为他才变得安全。
典故如下:
谢安是古时候一个有才能的人,一路做官至高位,但是后来,他因为一些事情辞官了,退隐山林。直到国家遇到被前秦的人欺负的危险,旬泪项他才东山再起,赠才探重新为国争锋。
扩展资料
人物轶事:
谢安欣赏真性情的女子,他曾听人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深受感动。他的嫂嫂王夫人曾经不顾礼节亲自出面从席上带走其子,谢安不以为忤,反而赞叹王夫人情辞慷慨,可惜不能让朝中大臣们一见。
他所欣赏的妻子刘夫人和侄女谢道蕴,也都是这样的真性情女子,前者曾屡屡戏弄谢安,后者曾当全家人的面鄙薄自己的丈夫,这些不合“礼法”的行为在谢安看来却是出自真性情,非常值得欣赏。
东山再起说的是谁 东山再起主人公介绍
1、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
2、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指谢安辞官归隐于东山之后再次出仕做官,意思是一个人在失势之后重新得势,多用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实力,是一个褒义词。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东晋谢安(淝水之战的主导者)
关于我国的成语故事非常之多,说个3天3夜都说不完,比如一字千金的故事、江郎才尽的故事、负荆请罪的故事等等,而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就是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的故事,你知道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吗?这个典故又是出自于哪里呢?下面就来和我来一起了解下具体的相关经过吧!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
东山再起的历史背景:
三国末年,曹魏皇帝曹睿(曹操的孙子)托孤司马懿断送了魏国江山,司马懿曾孙子司马睿取缔曹魏开创了东晋,成为东晋开国皇帝,而谢安就是当时东晋一名才学过人之士,但是在朝廷之上遭遇了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当时的东晋皇帝对他的态度也变的模棱两可,谢安一气之下便辞官隐居于东山之下,在后来便有了谢安东山再起的故事,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符坚。
东山再起的故事:
公元前383年,前秦苻坚轻率百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皇帝就想到了谢安,决定重新重用他来抵挡苻坚,于是派人来到东山封他为大都督,当时谢安因为觉得救国要紧也没有推脱,于是回到朝廷调兵遣将,要与符坚决一死战。这时苻坚的大军已经到达淝水岸边,只要大军过淝水东晋难保,但是只要8万军队的谢安如何能够与苻坚的百万大军相战?他坐阵东山,临危不乱,精心排兵布阵,并把自己的侄儿谢玄也派到前线去打仗。他侄儿临走前想探听这个仗怎么个打法,谢安只说了一句话“朝廷自有安排”。谢玄心里没底,第二天又派人来听口风,谢安呢,就拖来人下棋,一直下到天黑,打仗的事一字未提,到了当天半夜时分,才掏出将帅名单,摆出了他的“八卦阵”。
淝水那里战事拉开,谢安仍稳坐东山跟人下棋,敌人果真中计,大败而逃,苻坚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也是来源于这场战役。喜报传来,谢安接过一看,二话没说,还下他的棋。客人等不及了,都围过来听消息才知道前方打了胜仗,谢玄立了大功,在场的人无不佩服谢安沉得住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淝水一仗,救了东晋,谢安被封为三公之上。因为他东山闲居以后,又出来做了一番大事业,后来人们都称谓他东山再起。这就是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了。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谢安。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堂弟。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齐人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
扩展资料
东山再起的成语故事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
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
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