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迁徙路线

时间:2023-09-16 02:40:58编辑:奇事君

近日,温州一个村庄聚集了成千上万只燕子的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许多人认为这种动物大量聚集的行为是灾难的前兆,但其实这只是燕子的一种正常操作而已,属于自然现象。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吉祥的鸟类,而且人们非常欢迎燕子来自己家筑巢,因为在我国还有“燕子不进苦寒门”的说法,燕子进家在人们看来寓意着家运转好。

正是人们对燕子的友好态度,燕子从原始人还穴居时就与人比邻而居,到现在依然保留着这一习性。

记得小时候,燕子成群地在电线上聚集的场景是非常常见的,那时候村子西边有几根水泥和钢筋的电线杆,我们村子里的燕子白天经常会聚集在电线上,虽然没有上万只这么夸张,但是几百上千只还是有的。

而网友们之所以对此次温州燕子聚集的行为有些疑问,一方面是对燕子集群行为的不了解,一方面是因为如今出现成千上万只燕子确实比较的稀奇了。

为何如今燕子大量集群比较稀奇?燕子如今大量聚集比较稀奇的主要原因就是燕子比以前少太多了,就拿笔者的老家来说吧,记得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那么一两窝的燕子,而如今,再回去看,只有不足10%的人家有燕子筑巢了。

那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很少有人伤害燕子,它们的数量还大幅度地减少了呢?我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如今形单影只的燕子第一:住所的改变。

以前的燕子最喜欢在人的屋内筑巢,而不是屋檐下,它们通常是在正屋的正中间,以灯线为中心筑巢,巢的开口向外,它们飞进飞出时从正屋屋门上的一对小开窗,以前这对小窗户是一直开着的,目的就是方便燕子进出。

但是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房屋也升级了,尤其是正屋,非常的严密,这使得燕子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筑巢点(以前屋内的燕子是衔着排泄物出去的,不会随地大小便)。

除了室内的燕子窝,室外也是如此,以前燕子也会在屋檐下筑巢,那时候木质的框架加上泥土的墙体是有利于燕子筑巢的,但是如今升级房屋后,水泥的墙面比较的光滑,燕子筑巢的难度就大大的增加了。

因此,如今燕子失去了许多有利的筑巢地点是它们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第二:农药的使用。

虽然燕子与农药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农药的使用对燕子也是致命的,因为燕子的主要食物就是昆虫,而这些昆虫基本上都来自于农田中的害虫。

以前,人们很少使用农药,但是燕子、麻雀等鸟类会很好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如今就不同了,农药的广泛使用几乎灭掉了农田里的害虫,但同时农药残留也增加了,而且燕子可以捕猎的昆虫也大幅度的减少,这是燕子减少的主要原因。

因此,正是因为如今的燕子数量少了,所以我们看到它们大量的聚集反而会觉得奇怪了。

燕子为何要集群?燕子虽然是雌雄共同生活的鸟类,但是本质上它们还是一种群居性的鸟类,笔者小时候观察过燕子,它们通常会在傍晚和早晨集群,而且通常一个村子里的所有燕子都会去一个固定的地点,它们叽叽喳喳的,就像我们开会一样。

除了日常的聚集外,燕子还有一个大的集群现象,这个集群现象通常发生在迁徙之前,因为燕子是一种候鸟,虽然不同地区的燕子迁徙的路线不同,比如北京雨燕要从北京飞往南非,北方的一些燕子通常迁往南方,像浙江的燕子通常迁往东南亚地区等等。

对于迁徙的鸟类来说,数量越多,对迁徙是越有利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可以不断地变换阵型,减少体力消耗,一方面大的迁徙群往往比较长,能够照顾到容易掉队的个体,比如今年刚刚孵化成年的燕子。

此时就不单单是一个村子里的燕子聚集在一起了,而是一个区域内的燕子聚集到一起,它们可能是在熟络感情,等到迁徙时,一起结伴而行,而这次温州聚集的大量燕子应该就是为迁徙在做准备。

除此之外,燕子集群选择的地点是非常有讲究的,首先,燕子不会选择在树上集群,这是因为树上的细小的树枝很难让燕子稳定的待在上面,而较粗的树枝,燕子的爪子又很难抓握,所以它们只能选择相对细小的东西进行抓握。

其次,燕子需要集群,这样它们选择停留的地方长度要足够,而且视野要比较好,这样有利于及时的发现来自于空中猛禽的威胁。

第三,它们选择的地面要离地较高,这种选择的好处一方面是看得更远,一方面是远离地面上食肉动物的威胁,比如猫。

在农村地区,能够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也只有架在高高的线杆上的电线了。

所以,无论在哪,电线都是燕子们的主要聚集地。

写在最后如今已经进入8月份了,燕子的迁徙季节也马上要来了,这会使得一个区域内的燕子聚集到一起,从而形成大量聚集。

而这个现象之所以少见,与近些年来燕子的减少有很大关系,而这次温州灵浦村出现燕子成千上万的聚集足以说明,该地区的生态非常的好,这才能让燕子拥有如此庞大的数量(雏鸟的成活率高,与食物丰度正相关)。

上一篇:蛟龙号最深能潜多少米

下一篇:黑洞可以吞噬太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