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不抵抗

时间:2023-08-13 08:25:25编辑:奇事君

八十六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炮击沈阳北大营,东北军统帅张学良下不抵抗命令,使东三省迅速被日军占领,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老帅张作霖苦心经营的基业,竟一朝让与敌手。?

(沈阳城门上的日本军队)?

谁下了不抵抗命令?

多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历史教科书每谈及此事,一般都说是蒋介石下达了不抵抗命令,张学良本想抗日、报效祖国,无奈军令难违,只好忍痛撤军。回想中学时代,历史老师讲到九一八,是不是义愤填膺、激动万分?他/她一边怒斥老蒋的卖国行径,一边讴歌民族英雄张学良.讲台下的你是不是深信不疑,也跟着痛骂老蒋,支持少帅?

有的说法甚至非常夸张,说九一八事变当晚,张学良给蒋介石发了十几封电报,强烈要求抵抗,蒋介石也回了十几封电报,通通不准,这就好比岳飞大破金兵,要进兵开封,宋高宗连下十几道金牌要求其撤军。还有说章太炎曾北上面见张学良,质问其为何不抵抗,张学良“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人展示蒋介石不抵抗命令,据说这些密令被于凤至藏在了伦敦汇丰银行。

六十年后,张学良本人澄清了事实。1991年,有人问:大陆拍摄的电影《西安事变》说:蒋介石下手谕, 令你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究竟有没有这道手谕呢?”张学良回答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 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 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 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 是我下的指令, 与蒋介石无关。”至于密令的问题,张学良也有解答:“我是封疆大吏, 中东路, 九一八事件, 对苏、日关系, 平时我有自主权, 不能说有了事, 推卸责任。外间传说我有蒋先生不抵抗手谕存在于凤至手中,是扯淡。于凤至不是那种人。”?

(张学良与东北军将领)

张学良的自主权

蒋介石死于1975年4月5日,蒋经国去世于1988年1月13日,到90年代李登辉执政时期,台湾的蒋家王朝已经奔溃.张学良既然重获自由,谈及历史问题,也不会有什么顾忌了。正如其所言,他是封疆大吏,是执掌一方大权的军阀首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他和蒋介石,并非简单的上下级,双方更接近一种同盟关系。

要做类比的话,可以将他们比做楚汉战争后期的刘邦与韩信。当时刘邦和韩信等人约好,大家一同攻打项羽,来个致命一击。结果开战后,韩、彭军队连影子都没看到。于是张良对刘邦说,你不给人家好处,人家不来啊。这样吧,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陈以东到大海的土地,给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给彭越。刘邦没什么办法,批准了,该给的利益得给啊。韩、彭接到许诺,当即同意出兵,很快,项羽兵败垓下,身首异处。

中原大战时,张学良的行为简直是韩信的翻版,蒋介石请他出兵入关,攻打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按兵不动,隔岸观火,等蒋军攻下济南,胜负已明,好处费送到了,黄河以北的土地也承诺给东北军了,张学良这才决定:出兵,维护国家统一。所以蒋介石如果真下了什么不抵抗命令,张学良想抵抗,完全可以不理会,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蒋介石自己也说,东北相当于独立王国:“军权政权财权, 俨然独立, 至少可以说非革命势力范围以内之地”.?

(沈阳街头的日军装甲车)

张学良的不抵抗,在锦州之战体现的更为明显。无论是蒋介石,还是蒋介石下野后的国民政府,都在12月发过电报,要求张学良必须抵抗,之前九一八,有人说可能是蒋介石下了令,可锦州之战,张学良仍不抵抗,以下是蒋介石的电报原文:

《蒋主席致张学良副司令令锦州军队切勿撤退电》

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八日

万急,北平副司令勋鉴,锦州军队此时切勿撤退,近情如何?盼复。中正。齐未

这是国民政府二十五日的电报原文:

《国民政府令张学良主任对日军攻锦应积极抵抗电》

中国民国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电

张主任学良鉴: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本日决议,对日军攻锦州应尽力之所及,积极抵抗。据此,应即电令该主任,仰即积极筹划自卫,以固疆圉,并将办理情形,按日呈报,毋稍懈怠,此令。国民政府有戍。

三十日也发了电报,重申之前的要求,重点如下:

…惟日军攻锦紧急,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各官吏及军队均有守土应尽之责,否则外咨友邦之轻视,内招人民之责备,外交因此愈陷绝境,将何辞以自解?日军攻锦时,天津或有异动,亦需预先防止。总之,望该主任深体政府之意,激励将士,为国牺牲,是为至要。国民政府卅亥印。

话已经说的很直白了。你是军人,守卫领土是你的神圣职责,老百姓希望你抵抗,外交的形势也需要你抵抗。可结果呢?张学良仍然坚持不抵抗政策,无视蒋介石与中央政府的反复劝告,擅自把军队撤离。他宁愿背负“不抵抗将军”的千古恶名,也不愿意抗日。那么张学良为什么不愿意抵抗呢??

(日军在兵工厂门前警戒)?

为什么不愿抵抗?

首先,实力的差距下,张学良有恐日情节,对关东军当天的行动也存在误判.在张看来,如果和日本、苏联这类国家开战,弱小的东北军必败无疑。多年后,他在《杂忆随感录》中引述到:“在民国十九年的中东路事件,张学良不是抵抗了吗?闹了个损兵折将,大为失败,内外责言”。

光绪末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主战场就在东北。日本人打败俄国人,这件事情令许多东北军老将印象深刻,等到中东路事件,东北军又被苏联打得满地找牙,他们自然就会联想,连俄国人都打不过,要是和日本人交手,岂不是更够呛了?九一八当晚,张学良以为日军是挑事,就像中东路事件的苏联一样,满足了要求就会撤兵,谁曾想对方的要求就是领土.

事变发生时,张学良说:“这次挑衅的举动, 来势很大, 可能要兴起大的战争。我们军人的天职, 守土有责, 本应和他们一拼。不过日军不仅一联队, 它全国的兵力可以源源而来, 绝非我一人及我东北一隅之力所能应付。”实际上张学良没有正确认识局势,对于要不要出兵中国,日本内部存在矛盾,当时发动事变的关东军不过两万多人,而东三省的中国军队却有二十多万,在当时的中国,东北军的装备算好的了,纵使他们再弱、再烂,十倍于敌,也未必无法取胜。可张学良畏敌如虎,令关东军轻易得逞,如此一来,日本国内的反对派也就无话可说了。只要付出微小的代价,就能获得巨大的回报,这种买卖,谁会拒绝呀!更何况当时日本受经济危机影响,日子并不好过.对外侵略,可以缓解危机,转移国内矛盾,在这方面,他们有迫切的需要。

其次是为了保存实力,张学良年纪轻轻,就能割据一方,当上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靠的是什么?就是父亲留给他的几十万东北军。换句话说,没有这支军队,张学良什么都不是。前面我们提到了,张少帅认为:和日本交战,东北军毫无胜算,既然知道打不赢,为什么还要打呢?保存实力更为要紧。于学忠曾劝张学良:虽然我们要避免和日军发生冲突,可好歹也牺牲几个旅,做做姿态,告诉老百姓,我们是要抗日的,但张学良不同意,几个旅也是部队呀,舍不得。他曾经告诉下属们:“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 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民族英雄”不过是虚名,活生生的部队才是能够倚仗的力量。东北丢了,还可以退保华北,继续当土皇帝;如果东北军覆灭了,他就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

上一篇:新6军

下一篇:拓跋廓